2025年移动广告联盟在AI驱动下呈现四大核心趋势,推动精准营销进入深度变革阶段,具体表现如下:

一、用户洞察:从静态标签到动态情感计算
- 传统模式局限
- 过去依赖年龄、性别、地域等粗粒度标签进行定向投放,但数据碎片化导致用户画像不精准,且隐私合规问题限制了数据获取。
- AI驱动的突破
- 情感计算: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(NLP)和语义理解,实时分析用户搜索意图、社媒评论中的情绪需求,构建动态用户画像。例如,用户搜索“家庭旅行”后,AI自动关联“SUV”和“亲子酒店”需求,而传统标签需人工更新且滞后。
- 预测性分析:AI模型能捕捉用户行为中的潜在关联,如连续浏览“膝盖护具”和“配速训练”可推断马拉松备赛需求,而非单纯购物意图。
- 案例支撑
- 某奶粉品牌通过AI动态内容生成系统,批量生成符合电商平台规范的素材库(如卖点介绍、营销海报),实现“一人千时千面”的个性化推送。
二、内容生产:从批量生成到超动态生态
- 传统模式痛点
- 创意人才月均产能有限,内容黄金传播期短暂,难以满足多场景需求。
- AI驱动的变革
- 实时个性化生成:AI基于用户特征、场景、情绪,从内容库中选择或实时生成变体。例如,同一款产品在通勤时段展现短视频,在晚间休闲时段变为长文案。
- 成本与效率质变:AI秒级产出240条多模态内容,1分钟短视频制作成本低至500元,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模式。
- 案例支撑
- 某国际美妆品牌通过AI生成美妆教程视频,将新品上市内容制作周期从3周压缩至3天。
- 乐信圣文(中国出海企业)在2025年上半年投放超40万条创意,友塔网络旗下游戏《Mafia City》累计去重后创意超27万条,均依赖AI规模化生产。
三、投放优化:从经验驱动到预见决策
- 传统模式局限
- 依赖历史数据事后分析,难以及时捕捉市场波动,投放策略滞后。
- AI驱动的突破
- 实时竞价与动态优化:AI根据市场反馈毫秒级调整出价策略和受众定位,实现无人值守优化。例如,思美传媒的AdPex平台结合AI分析基建,高效分发广告内容。
- 生成式引擎优化(GEO):品牌关键词进入大模型答案前三位置,直接影响季度曝光量与销售转化效率。Gartner预测,至2026年传统搜索引擎流量将缩减25%,而生成式AI问答入口市场份额突破52%。
- 案例支撑
- 阿里妈妈通过AI智能选品,自动筛选有GMV增长空间的商品(如优质新品、潜力品),618期间助力商家ROI提升40%。
- 美的空调利用AI互动组件分析用户留资意愿,精准触达潜在客户,全店ROI提升40%。
四、媒介分发:从中心化到微粒式扩散
- 传统模式痛点
- 明星代言成本高,转化效率有限,难以渗透下沉市场。
- AI驱动的变革
- 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崛起:Z世代更信任真实用户,抖音电商素人创作者贡献率飙升至71%。AI双引擎(内容生成+精准分发)将传播触达精细化至个人社交网络,赋能企业渠道和一线销售人员。
- 全链路营销转化:AI驱动从企业到个人的全链路转化,例如易创Flixor+易投AI系统帮助客户快速构建视频素材库,并精准推送至目标用户。
- 案例支撑
- 腾讯“奇妙数字人”在WAIC上亮相,3000个公共数字人形象复刻真人声音,7×24小时无人值守直播,搭配全链路AI工具,将短视频生产、用户互动、销售转化成本压缩90%。
- NBA总决赛直播中,AI生成的广告以2000美元、48小时的超低成本登场,成本降幅达95%以上。
行业格局与挑战
- 三类玩家竞争
- 平台型巨头:Google、Meta、阿里妈妈等通过生态优势构建完整AI营销平台。
- 创新驱动型公司:如橙果视界推出“端到端多智能体”PhotoG,实现营销闭环自动化。
- 服务型集团:万像天影打造全链路AI影视生产平台,广告片制作周期从14天压缩至3天,成本降低65%。
- 核心挑战
- 数据隐私与合规:需严格遵守《网络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避免低质量或偏见数据导致决策错误。
- 技术门槛与成本:初期投入高,且需复合型人才(既懂营销又懂数据技术)。
- 人性化缺失:AI缺乏情感和创造力,过度自动化可能导致品牌沟通冰冷,需平衡人与AI的协作。